索引号: | 002482090/2021-00645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1-08-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切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精准度
浙科提〔2021〕257号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80号提案的答复
章一文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80号提案《切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精准度》,由我厅会同省经信厅、省教育厅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办理。我厅高度重视该提案办理,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开展专题调研,经与各会办单位认真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一是建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断链断供风险清单。针对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聚焦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深入排摸断供断链风险,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建立备份清单。横向按省内、长三角、国内、国际进行备份梳理,纵向按同准备份、降准备份、国际备份、暂无备份进行条件归类。持续迭代更新,到2020年底,形成十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断链断供风险清单449项,包括同准备份125项、降准备份212项、国际备份47项、暂无备份65项。
二是绘制产业创新链五色图谱。迭代绘制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炼化一体化与新材料等10条产业创新链“五色图”。在去年梳理的280项省内自主攻关清单、127项国家协同攻关清单、31项国际合作攻关清单的基础上,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新梳理出“对美替代”“单一来源”“技术封锁”等106项“卡脖子”风险点。围绕这些风险点,今年3月凝练形成首批30项“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和30项“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重大科学问题清单。
(二)强化推动企业参与攻关
一是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全面完成科技企业“双倍增”任务。研究起草新一轮《浙江省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5年)》。紧盯科技型企业认定年度目标不放松,分解细化各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按月抓科技企业“双倍增”任务。截至目前,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44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00家的161%;拟认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6032家,完成年度目标10000家的160%。立足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战略目标,通过构建省级培育库,实施单项冠军定期发布机制等举措,加快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发挥冠军企业产业链主导能力和创新引领作用,目前累计培育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4家,居全国第一。
二是强化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中心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培育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138家、1093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三位。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围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3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月23日我厅向全省有关单位征求《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4月8日组织有关科技局、高校、院所、企业召开工作指引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对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吉利汽车、能源集团等单位已提交的建设方案,做好指导服务,抓紧论证建设首批省技术创新中心。
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建立科技创新月度评价指数和“五色图”通报机制,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投入等指标,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加大引导和倒逼力度。全面推广应用“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激励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目前系统上线企业己达4.8万多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1250亿元、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833亿元。会同省国资委制定《关于推进全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相关指标在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权重,推进国企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三)不断完善技术攻关体制
一是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主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和国际技术竞争新挑战,迭代形成233项关键核心技术与进口替代攻关清单,完善竞争性分配、择优委托等攻坚机制,加快推进四大科技攻关计划实施,已形成68项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成果,80多个项目纳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
二是探索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机制。建立目标导向的应急项目快速启动机制,健全赛马机制,部署实施新冠肺炎重大应急专项9个、基金应急项目12项,取得一批“硬核”成果。优思达、东方基因的2款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西湖大学全球首次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
三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召开“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盟”成立大会,汇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产业链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浙江拍”规则和流程,联合一市两省举办2020年长三角科技成果联合竞价(拍卖)会,成交60项科技成果项目,交易额突破1.34亿元。拟制网上技术市场3.0方案,研究拟制科技大市场国际化试点方案,推动“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聚焦“卡脖子”,持续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一是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尖峰”计划。聚焦量子信息、智能计算基础理论和算法、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安全、面向后摩尔时代芯片、先进制造、精准医疗、新药、医用新材料和新型器械创制、前沿新材料、绿色工业化学与生态环境、精准农业、数理等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联合基金等方式不断完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尖峰”计划100项以上,争取国家基金经费1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二是组织实施“尖兵、领雁、领航”重大攻关项目。按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进口替代要求,紧扣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技术需求,深化产业创新链“五色图”绘制,迭代梳理需国家层面攻关、国际合作攻关和省内攻关“三张清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生物与医药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和装备、现代能源、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与公共安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重大技术方向,全年将精准实施400项以上“尖兵、领雁、领航”等重大攻关项目,力争取得100项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成果。
(二)聚焦企业主体,引导企业不断强化研发
一是建立持续推动企业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政府组织推动、产业链协同、龙头企业牵引和市场化运行,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化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激励机制,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建立“企业为主投入、企业牵头出题、企业牵头评价、企业共有成果”的基础研究新模式。探索择优定向支持企业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基础研究投入除依法加计扣除以外,财政再给予相应支持。加大对企业科技捐赠用于基础研究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订吉利汽车研究院试点自然科研系列自主评聘试点方案,推动重点企业研究院科研人员的自主评聘工作。
二是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21年省财政预算安排3亿元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指导编制阿里巴巴数据智能、中控公司流程行业智能工厂操作系统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加强与科技部的对接汇报,争取早日获批建设;在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建设5家左右省技术创新中心。完善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办法,新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0家、企业研究院200家、高企研发中心400家。
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研发投入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广应用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培训指导,推进有研发活动企业全覆盖。推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研发投入“季分析通报、年督查激励”制度,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等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全社会“重创新重投入”的工作格局。
(三)聚焦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与效能
一是优化科研攻关组织管理。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优化指南编制、专家遴选、项目评审、立项实施、项目验收等制度规定,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成果提供更好环境。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专家负责制、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里程碑”管理制等科研攻关模式,形成“谁能干就让谁干、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主动加强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对接,稳步推进科研项目审计、监督、检查结果互认和一个项目周期“最多查一次”。
二是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按照“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要求,探索依托省级以上科技创新载体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机制,建立健全跟着平台载体走、向顶尖人才集聚、与研发投入紧密挂钩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设立省科技创新基金,探索“企业资金先投、产业基金领投、财政资金联投、社会资本跟投”模式,推进省创新引领基金的投资跟进和省产业基金(技术类)的项目遴选,完善基金项目库。
(四)聚焦成果转化, 营造能创新敢创新氛围
一是推进技术入股,完善技术要素市场评价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引导科研人员通过到企业挂职、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以及离岗创业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开展赋权试点,深化科研人员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在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科研机构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制度、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体系,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2021年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众创空间50家。落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实施意见,制定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科研诚信和科技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积极筹建科研诚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科研诚信的结果应用。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再提宝贵意见建议。
联 系 人:省科技厅高新处 邵晖
联系电话:0571-87055372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7月6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 |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 2021年7月6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