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482904/2023-00262 发布日期: 2023-03-03 发布机构: 省经信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2年全省经信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3-28 14:42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冲击,全省经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聚焦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两条主跑道”,深耕产业、行业、企业“三业”,开展“为共同富裕增色 为重要窗口添彩”攻坚战,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全国、东部地区分别高0.6个、1.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1.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比固定资产投资高8个百分点;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轻量化智改”模式获刘鹤副总理批示肯定;“一指减负”应用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一)深入实施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有力筑牢经济基本盘。深入开展稳企业强主体、畅循环稳工业两大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工业稳进提质提示函、工业经济调度等机制,开展工业经济形势周监测、月分析、季报告,全系统联动攻坚破难。全面落实“5+4”稳进提质政策、稳经济38条、稳经济接续政策,发布减负强企45条、减负纾困27条,建设“政策直达(一指减负)”应用,全年为企业减负4302亿元,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1088亿元;持续推进“放水养鱼”优质企业培育,1305家企业获得财政激励资金1.16亿元。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无分歧欠款清偿率100%。出台纺织、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等行业纾困解难和汽车、化工、集成电路和软件、纺织等行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动省政府与吉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近60万辆,同比增长186%。启动产业链治理现代化改革,建立健全产业链供应链应急协调机制、长三角产业链保供协调互助机制,迭代升级“产业一链通”应用,协调解决企业畅链诉求2954个,涉及重点企业1336家。开展“十链百场万企”“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累计举办对接活动136场,参与企业超1.7万家,对接订单861.8亿元、融资2137.6亿元;选派3.08万余名助企服务员,点对点帮扶企业4.23万家,累计受理企业诉求8.76万件,答复办结8.62万件。开展千个项目抓投产活动,富芯半导体、金瑞泓微电子、晶科太阳能、德沃康健康医疗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60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3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7%。牵头开展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对增速落后的工业大县开展稳增长调结构督导服务。牵头扛起省医疗物资保障组职责,千方百计抓增产扩产、抓物资储备、抓精准调拨,推动三叶草重组疫苗12月纳入紧急使用,圆满完成国家和我省医疗物资保供任务。构建工业企业进口物品疫情防控和闭环生产工作体系,发现处置物检阳性157例,未发生因进口物品疫情传播导致工业企业停工情况;全面推进“无疫工厂”创建,在嘉善、义乌、北仑等地开展闭环生产试点,全省规上企业建成“无疫工厂”近4.4万家。成功举办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等活动。

(二)培育提升“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奋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规格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现场会暨“415X”产业集群推进会,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设立“浙江制造天工鼎”,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探索构建“万亿级产业群—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新星’产业群”的“百千万”培育路径,制定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纺织与服装等产业集群方案,开展首批9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遴选工作,认定25个省级“新星”产业群,杭州数字安防、宁波磁性材料、宁波绿色石化、温州乐清电气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鄞州电梯、北仑模具、东阳磁性材料、永嘉泵阀、吴兴智能物流、上虞氟化工入选国家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亩均效益参评企业数量超15万家;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年共关停退出高耗低效企业4633家,改造提升高耗低效企业6486家,实现土地腾退7.2万亩、土地增效7.5万亩,腾出用能349.7万吨标煤。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全省工业用地调查,基本摸清全省22万余宗工业用地与地上企业对应关系。持续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61项、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145项,新培育首台(套)产品392项、推广应用281项,杭州入选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50个、绿色工厂213家、绿色工业园区14个,建成省级绿色低碳工厂279家、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0个。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高质量举办第五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温州、湖州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新增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20家、省级80家,国家级示范数居全国第一;入围第二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2家,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1金2银3铜”,产品金奖实现零的突破。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20家,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取得零的突破;出台《关于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的指导意见》,率先布局8个未来产业先导区。组织实施国家“启明计划”,入选人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推进省海外引才计划,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率先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深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全国工信系统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三)启动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全力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做优做强集成电路、数字安防和网络通信等特色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3%、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签订共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部省合作备忘录,出台《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推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召开全省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会暨江山木门数字化改造现场会,遴选确定首批24个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创建试点县,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12个平台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全国“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在宁波召开。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17.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26个、居各省区前列,实现行政村5G网络“村村通”,温州、嘉兴、湖州、台州获评全国“千兆城市”,宁波入选2022年度全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开展5G专用频段保护专项工作,营造5G发展安全有序电磁环境。圆满完成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论坛、“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数字经济系统成果展、“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等承办任务。完成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获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第一个无线电产业基地落户衢州。金华入选国家IPV6试点城市。

(四)纵深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聚力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范式。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迭代数字经济系统架构,打造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组建浙江省产业大数据有限公司,创新打造产业大脑能力中心,探索形成市场化运营模式,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96个,累计培育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含数字化车间)601家,乐清智能电气、上虞电机、长兴动力电池等产业大脑及杭州紫光恒越、宁波博威合金、嘉兴数智青莲等未来工厂经验做法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央媒连续报道,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着眼实战实效,省级打造数智经信、浙企智造在线、亩均论英雄、工业碳效码等一批重大应用,各地打造温州科企通、湖州数智绿金、绍兴纺织品花样数治等一批地方特色应用,全省经信干部数字化思维和能力明显提升。在2022年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评选中,数字经济系统获“最佳应用”17项、“最优规则”5项、“最强大脑”1项,省经信厅牵头的“一指减负”“产业一链通”获评“最佳应用”,“产业大脑”获评“最强大脑”,《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产业大脑能力开放中心组件建设工作指南(试行)》获评“最优规则”。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到省经信厅专题调研数字化改革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

(五)扎实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着力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完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条例》配套政策,修订《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制定《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01家,总量1068家,均保持全国第一;新增重点“小巨人”59家,争取中央奖补资金2.14亿元,总数达201家,居全国第一;新增单项冠军40家,总量189家,继续成为全国“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入选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创新实施“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深化“雄鹰行动”,遴选“链主”企业21家,入围世界500强企业9家,民营企业500强107家,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领航企业评定工作成功列入国家试点。建设升级版小微企业园,新认定小微企业园124个,累计认定1354个,入驻企业8.2万家;迭代深化“浙里小微企业园”应用,评定四星级五星级小微企业园33个、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30个,新增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8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5个。规范化工园区平台建设,化工园区扩园3个。迭代升级企业码,访问量超4.4亿次,办理企业诉求29.8万件。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2.38亿元,居全国第一。成功举办第七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获奖项目数量和等次均居全国第一。

(六)突出抓好山区海岛县生态工业发展,合力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签订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部省合作协议,建立“一个专班、一张总图、一套架构、一项规则、一组清单”“5个一”推进机制,落细落地“1+7+N”重点工作、“1+5+n”重大改革,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工作推进例会、全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全省“扩中”“提低”改革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相关做法在《经济日报》《浙里共富》刊发。实施山区26县生态工业“攀登计划”,制定《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设计+营销”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行动计划(2022-2025年)》《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浙江省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落实“一县一策”,培育“一县一业”,泰顺、景宁、文成规上工业增加值相继迈上5亿元台阶,实现“山区26县全部超5亿元”目标。深入开展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探索形成龙头(链主)企业带动、项目招引推动、结对共建联动等八大模式,开展省级产业链山海协作先行试点,开展产业对接、合作招引活动185次,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6个,推进山海协作项目315个、投资总额417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壮大共同富裕根基”获评最佳实践,产业链山海协作获省共富办五星评价。

(七)不断加强经信系统党的建设,大力提升干部塑造变革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经信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7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组织开展《习近平浙江足迹》《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等专题研讨,编印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浙期间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要论述汇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要论述汇编》。开展“为共同富裕增色 为重要窗口添彩”攻坚战,围绕“十大战场”,细化“十重清单”,突出“16项年度核心任务”,凝心聚力抓好工作推进。在省级机关率先开展“小三定”试点工作,按照一项工作由一个处室牵头的原则,重塑原有处室职能;重组产业发展中心、数字经济发展中心2家事业单位。出台《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制度(试行)》,建立经济形势分析专员制度。创新建立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组通报会商及报备机制,深入推进经信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及厅核心业务数字化。制定《浙江省经信系统公职人员政商交往“十不准”清单》,促进政商交往亲清正循环。开展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