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
|||||||||||||||||||||||||||||||||||||||||||||||||||||||||||||||||||||||||||||||||||||||||||||||||||||||||||||||||||||||||||||||||||||||||||||||||||||||||||||||||||||||||||||||||||||||||||||||||||||||||||||||||||||||||||||||||||||||||||||||||||||||||||||||||||||||||||||||||||||||||||||||||||||||||||||||||||||||||||||||||||||||||||||||||||||||||||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2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从“中国杭州”门户网站(www.hangzhou.gov.cn)下载。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杭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0〕1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20号)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由一般公开向品质公开转变、由分散公开向便民公开转变、由粗放公开向精准公开转变、由单向公开向互动公开转变。 (一)主动公开方面 全年公开政府规章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23件,行政许可638.1万件,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2699.6万件,行政处罚741.1万件,行政强制5.7万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25项。《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出刊12期,全年投放20万余份。2020年7月,在浙江省政务公开指数报告中,杭州市列全省第一。 1.注重围绕中心,公开更有高度。 高站位加强用权公开。以权责清单为依托,加强权力配置信息公开,实时梳理、更新完善权责清单并公开。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并动态更新,提供在线查阅、检索、下载等服务。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开制度,提前公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发布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向公众征询意见。各地各部门探索设立“政府开放日”制度,通过座谈交流、主题宣讲、网络直播等形式请“公民走进机关”。 高水平推进基层两化。制发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表,统筹协调各区、县(市)推进步调。各区、县(市)对照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和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结合本级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梳理细化权力运行和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形成县乡两级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并对外公布。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等制度,制定优化相关流程。在市区两级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基层两化专题,集中展示相关工作成果,并积极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 2.聚焦重点领域,公开更有力度。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加大公共卫生等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力度,在“中国杭州”门户网站开设“公共突发事件”专题,依法依规、及时准确公布公共卫生、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防控措施、事态进展、处置结果等信息。在“中国杭州”门户网站开设“确保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两战全胜’”专题,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相关政策、措施等信息的及时、全面、精准公开。通过政务新媒体每日发布“最新疫情通报”,权威发布疫情防控举措,常态化开展全民健康宣教工作,为市民释疑解惑,及时回应群众和社会关切。 做好稳企业稳增长信息公开。推出全国首创的“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打造“线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诉求在线直达、政策在线兑付、服务在线落地、绩效在线评价、许可在线实现五大功能,获得《人民日报》点赞。依托“亲清在线”“浙里办”“杭州办事服务”等平台,助力疫情期间企业和建设工程复工复产,提高涉企信息公开精度。通过“亲清直播间”“走亲连心三服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精准推送企业需求度高、政策措施明确的政府信息和政策问答,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等政务服务方式,扩大服务受众,提升服务效果。 深化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在“中国杭州”门户网站开设“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全生命周期公开”专题,按照标准公开重大项目的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等相关内容。集中公开部门公共资源项目基本信息、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审批批准结果等信息,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相关信息公开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在“中国杭州”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对营商要闻、政策文件、企业办事平台进行集中展示。提高经济政策发布解读的针对性和精确性,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多形式解读机制,并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推送服务政策。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和多种终端建设,做到政务信息的权威规范统一公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程序,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在政务公开平台开辟答疑代办“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和群众政务信息咨询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强化重点民生领域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对照市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信息公开,在门户网站设置专栏,发布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季度、半年度、全年进展情况。继续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就业供求信息公开,扩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信息公开,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公开,加强医疗便民惠民政策举措公开,加大污染防治检测等信息公开,拓展公共文化体育领域信息公开,推进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实施领域信息公开。 3.丰富公开形式,公开更有广度。 一是推动全媒体公开发布。利用政务新媒体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及时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政务舆情回应、引导。疫情期间,“杭州发布”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多平台推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主题新闻,直接阅读量近5亿次。二是创新“直播服务+政务公开”模式。通过惠企服务平台“亲清直播间”,搭建政企连心桥,以钉钉直播方式为企业解难题、送政策、送服务,实现零距离沟通、全方位互动、精准化解难。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权威公开渠道作用。着力提升市政府公报办刊质量,全年出刊12期,及时准确发布市政府重要政策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杭+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发布电子版公报。新开辟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等10家主题图书分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5家文博展馆为公报取阅点,群众查阅取阅公报就近便捷。 4.注重政策回应,公开更有深度。 一是解读程序规范化,力求政策传播“零障碍”。落实《浙江省行政机关政策解读工作实施办法》要求,规范政策解读,并设置专栏集中公开。围绕高频事项,以通俗易懂的图文、音视频方式直观讲解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等,通过给大家“划重点”,让群众、企业办事少走弯路。二是解读形式多元化,力求政策知晓“零盲区”。重点加强和提升政策发布、解读回应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创新政策解读形式,实现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步发布图片或音频视频等解读材料,常务会议报道配套视频播报和图片解读,市政府重要政策提供智能语音播报。三是解读渠道立体式,力求政策通达“零距离”。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做好权威解读,准确传递政策意图,让公众更直观地理解政府决策内容。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博物馆、图书馆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综合自助机,及时整理、规范、上传相关政务信息,方便群众查询最新政策动态、办事指南和自助办理各类事项。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 2020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件6677件,同比减少10.3%,受理的申请件均按规定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答复。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254件,复议诉讼率3.8%,同比减少6.2个百分点。提升依申请公开质量和能效,整合共享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健全市区联动的政务公开综合协调机制,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办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办理信息公开申请时主动沟通,耐心引导,注重说理与释疑。以公开促服务,以公开促落实,加大信息公开动态转换力度,进一步打通依申请公开与主动公开转换渠道,将依申请较集中的信息转换为主动公开信息。全市依申请公开总量与行政纠纷比率逐年下降。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1.摸清政府信息底数。以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重点,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建设杭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对现有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与集中展示,并提供在线查阅、检索、下载等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2.健全信息管理机制。理顺政府信息管理机制,规范政府信息产生、流转、保管流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和政府信息公开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五公开”,结合工作重点,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并根据部门职责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3.提高信息管理质量。高度重视行政规范性文件等重要政府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据立、改、废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更新。加强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信息管理中的运用,实行门户网站信息发布事前比对和事后监测相结合,从发布前的提醒到发布后的监控,补齐了原有信息发布的短板,努力提升信息发布质量。 (四)平台建设方面 1.以三统一为标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专区设置。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1号)要求,规范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同时,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功能、统一管理的要求,建设线下政务公开专区。目前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及部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设立“政务公开专区”,集成政府信息查阅、信息公开申请、办事事项咨询、政府公报阅览等多项体验,并在专区设立政务服务事项二维码墙,办事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等信息。 2.以三融通为目标,推进政务新媒体与其他平台协同发展。根据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融通、服务融通、应用融通的三融通要求,将政务新媒体与各类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根、一次认证、一网通办。探索新媒体场景数字应用,构建涵盖数字传媒、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在内的智能运用、全方位公开体系。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门户网站和手机移动端同步开发“读地云”专栏,实现了“线上公开一小步,便民服务一大步”。 (五)监督保障方面 1.加强制度保障,完善公开体系。先后制定了《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机制(试行)》等6个工作制度及流程,持续完善公开制度体系。制发《2020年杭州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压实主体责任。继续深化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信息公开工作合法性审查、政府信息动态调整等制度。 2.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公开能力。召开全市政务公开暨政府网站工作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信息发布要求。通过集中培训和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作指导。邀请专业师资力量,组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培训,推动工作人员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所属部门的信息公开业务指导和培训,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升全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 3.加强考核评议,推动公开提速。坚持通过每周专题检查、每月全面检查、每季度交叉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立行立改。继续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市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机制,开展信息公开社会评议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20年,杭州市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结果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动公开意识仍需提高。我市信息公开严格落实“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工作要求,但仍有个别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懂公开、不会公开、不敢公开”等现象依然存在。 2.公开信息的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仍需提升。对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信息关注、回应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仍有不足,信息碎片化、零散化的情况仍然存在,政策解读的形式多样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3.公开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人员力量与当下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人员更换频繁,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能力水平。 (二)工作改进情况 2021年,杭州市将不断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努力打造高质量政务公开的“杭州样板”。 1.拉高标杆,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模式。在平台建设方面,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1号)的要求,进一步对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政策发布方面,督促各地各部门抓紧梳理本机关相关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文件等重点政府信息,分门别类形成有效制度清单,推进权威、集中、统一发布,便于公众查询获取。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规模等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在政策解读方面,落实政策解读与政策文件“三同步”制度,更加注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更加注重综合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解读。在舆情回应方面,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健全工作协同机制。 2.注重效能,健全政务公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作用,调动发挥其他部门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探索建立与高校的合作机制。指导各地各部门梳理典型案例,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形成统一可操作的制度规范,指导面上工作。继续将政务公开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高度重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建立健全疑难案件会商研判机制、滥用申请权规制机制、合法性审查机制等,着力疏通依申请公开办理的堵点、痛点,最大限度防范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机关败诉。 3.整体智治,优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流程。树立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理念,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助力数字化改革,最大限度梳理挖掘可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公众获知、查阅、下载相关政府信息的便利度。切实担负起政务新媒体的管理职责,用好全省政务新媒体监管平台,整合现有政务新媒体资源,严格新设政务新媒体的备案审查,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进行清理整合。 4.夯实基础,打造高规格基层政务公开示范区。继续大力度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督促各地按照国办和省府办要求持续完善提升。指导有基础、有条件、有亮点的地方,进行提炼、归集和强化,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水平、展现新面貌。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