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数说“十三五”丨大钱村里有大前景 |
|
点击播放视频 绿水青山,已成浙江亮丽的金名片。过去5年,山更绿、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是全省百姓的切身感受。 从数据来看,2019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上升至全国第三;省控断面连续3年无劣Ⅴ类水;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78.2%上升至88.6%;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5年来,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城市、村庄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近日,记者来到有“太湖第一溇”之称的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大钱村,见证了这样的变化。 一条条溇塘河道引来的太湖水,环绕着星罗棋布的岛状圩田,构成特有的溇港圩田系统,形成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水产养殖、纺纱织布,成为大钱村的两大主要产业。 村民陆泉生2014年在村里承包了70亩鱼塘从事河虾养殖,他最大的感触是:这几年,溇港里的水越来越干净,养出来的虾品质上去了,售价更高了。改变的奥秘在于养殖塘的尾水处理系统。浑浊的养殖尾水流入沉淀池、过滤墙、生态池净化后,就成了汩汩清水,进入溇港。陆泉生说,溇港水质好,内塘养殖病害就少,“现在一亩能多收20斤河虾。” 这批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建于2017年,村里共有6套,投资300万元,覆盖了39户水产养殖户的约1900亩养殖区。此前,高密度水产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困扰着我省内河水网。为此,2017年,我省以湖州为试点,建设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推动水产养殖生态化转型。目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建设已在全省推开。 当陆泉生通过新建尾水处理系统解决养殖污染难题时,邻居徐利荣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痛苦抉择中:织厂还要不要办?在纺织产业最鼎盛时期,大钱村有喷水织机近300台,一台喷水织机每天要排放3吨多废水,给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2017年8月起,湖州对辖区所有喷水织机进行停产整治。徐利荣下定决心,卖掉了所有的喷水织机,用多年打拼积累的500多万元购置了48台零污水排放的喷气织机。 由于转型升级早,徐利荣抓住了机遇。浙江、江苏等地后来大规模腾退喷水织机,造成产能缺口,徐利荣的工厂订单大增。如今,企业运营已进入良性轨道,并准备进一步扩大产能。 5年来,水越来越清、绿化越来越好、空气更加清新。不仅大钱村村民看在眼里,还引来不少城里人游玩。“大钱村,现在有大前景。”村党支部书记吴新明告诉记者,村里将对大钱老街开展改造,展示溇港水利文化,打造农文旅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
打印 关闭 |